东兴市致力于打造小棚养殖产业示范区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 阳 见习记者 黄祖梅
5月22日,记者在位于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的东兴市小棚养殖产业示范区看到,一个个被塑料薄膜覆盖的温棚整齐排列,温棚内是3米多深的方形小池塘。2023年9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2023年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验收结果的公示,东兴市小棚养殖产业示范区位列《2023年拟验收通过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名单》。
示范区占地面积167亩,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导产业。示范区以广西仙棚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基础,围绕“现代化温棚养殖示范基地”“北部湾对虾健康养殖试验区”的发展定位,规划综合管理服务区、生产管理区、现代化对虾养殖区三大功能区域,建设育苗基地、文化展示厅、饲料仓库、生产管理房、供氧配电房、无害化处理池、生化池、海水净化车间等设施,充分发挥示范区先进的理念、技术、品种、营销和管理优势,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加工销售产业,带动北部湾沿海对虾养殖产业生态化、高效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集繁育、生产、加工、科研、展销、文旅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示范区于2021年启动创建工作,到2022年底全面建成。通过采用温棚小池塘养殖技术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大大提升了南美白对虾的品质和成活率,能够帮助更多养殖户实现养殖成功,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已投产南美白对虾养殖1300余亩,年产南美白对虾6800万尾,产值超过6000万元。带动示范区所在村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乡镇提高15%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东兴市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美白对虾肉质甜美紧实,深受顾客青睐,除了在本地销售,在云南、重庆、贵州、湖南、四川等地也都可以看到我们养殖的对虾的身影。”示范区负责人陈树伟说。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示范区的养殖管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陈树伟介绍,相对于传统养虾模式,温棚养殖在排水控制、调节内部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更大优势,一年可以二茬甚至多茬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并且温棚养殖提升了南美白对虾品质和成活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普通养殖户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难度,周边村民可以通过南美白对虾养殖、土地租赁、务工等方式参与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中来,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当地政府持续推动养殖业现代化,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三增两提”,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开展设施化、数字化养殖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及“龙头企业+渔业合作社+农民”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共建共享共发展。同时大力探索和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延展生态链,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